背景技術:
廂式貨車主要用于載運貨物,其大致包括一個車頭和被車頭牽引的貨廂,貨廂一般為立方體結構的箱體,在其背離車頭的一側為車門。
現有公開號為CN201784721U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廂式貨車車廂,包括用于放置在車架上的底板,底板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兩個側板,兩個側板的上端共同連接有頂板,同時連接底板、兩個側板、頂板的前板和后板,前板靠近車頭的一側,后板位于車尾,其中后板內嵌置有一個對開式門。
但是,在運輸鮮活海鮮時,鮮活海鮮一般需要使用水箱盛放,水箱內的水盛放海鮮后具有腥味,當廂式貨車受到顛簸后,水箱也同時受到顛簸,導致帶有腥味的水從水箱內濺出或溢出,進而流淌至貨廂的底板上,底板上的水流動至對開式門處,并經該底板與對開式門下底壁之間的間隙流出,流落至路面上,由于該水體帶有腥味,尤其是夏季,容易招引蒼蠅,對路面環境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減少底板上的水流出的貨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貨廂,包括底板、與底板其中一個端壁連接的前板、分別與底板的兩個側壁連接且端壁與前板連接的兩個側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有兩端壁分別與相對應的側板內側壁之間密封活動連接的擋板,所述擋板經轉動后可與底板、兩個側板、前板共同圍成容水池,所述擋板與其中一個側板之間設置有用于固定擋板以保持容水池存在的固定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運輸水箱時,首先將擋板轉起,并通過固定部將擋板固定,使容水池形成,水箱內濺出或溢出的水流落容水池內,被容水池容納,以實現減少底板上的水流出的效果,另一方面,當不用于運輸水箱時,將擋板轉動至底板處,從而使容水池消失,以供正常物流使用,達到兩種狀態都可使用的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位于擋板的一側設置有用于盛放擋板的讓位凹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不需要容水池時,將擋板轉動至讓位凹槽內,從而能夠使底板的上表面齊平,便于紙箱等物品的運輸。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設置在側板上的固定槽、設置在擋板端壁上的滑移孔、與滑移孔滑移連接的滑移桿,所述滑移桿上設置有用于推動滑移桿移動以使滑移桿一端插入固定槽內的控制桿,所述擋板的外側壁設置有與滑移孔相通以供控制桿滑動的限位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固定擋板時,將擋板從讓位凹槽內轉出,當滑移孔與固定槽相對應時,推動控制桿,從而使滑移桿的一端插入固定槽,實現擋板的固定。